公园包公胸像古代人物石雕
发布于
查阅112次
包公(北宋清官包拯)一般指包拯。包拯,字希仁,庐州合肥(今安徽合肥肥东)人,北宋名臣。天圣五年(1027年),包拯登进士第。累迁监察御史,曾建议练兵选将、充实边备。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、陕西、河北路转运使,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,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。知谏院时,多次论劾权贵。再授龙图阁直学士、河北都转运使,移知瀛、扬诸州,历权知开封府、权御史中丞、三司使等职。嘉祐六年(1061年),升任枢密副使。因曾任天章阁待制、龙图阁直学士,故世称“包待制”、“包龙图”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包拯逝世,年六十四。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孝肃”,后世称其为“包孝肃”。有《包孝肃公奏议》传世。
包拯廉洁公正、立朝刚毅,不附权贵,铁面无私,且英明决断,敢于替百姓申不平,故有“包青天”及“包公”之名,京师有“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”之语。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,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,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,亦被称为“包青天”。
中华上下五千多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,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流传下来了许多的历史人物。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如今在城市中、园林中、校园中都可以看到古代人物石雕。 古代人物石雕主要以古代人物为对象,反映社会生活、表达某种积极向上的情感。不同时期的人物雕塑揭示着人类当时的观念,蕴含这人类对生命极大的热情。古代人物石雕不仅装饰了整个城市、校园、园林。同时还更好地传扬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,也是中华历史的见证。因此古代人物石雕广受人们欢迎。